服务热线
18593135888
?宏观残余应力(第Ⅰ类)?
由工件整体不均匀变形引起,作用范围达毫米级以上,直接影响结构尺寸稳定性与疲劳强度,可通过盲孔法或X射线衍射法检测。
?微观残余应力(第Ⅱ、Ⅲ类)?
存在于晶粒或亚晶粒尺度,分别由晶粒间变形不均和位错缺陷导致,需结合X射线衍射法与电子背散射衍射(EBSD)分析。
方法 | 原理 | 精度误差 | 适用场景 | 限制条件 | 来源 |
?盲孔法? | 钻孔后测量应变释放量,反推初始应力 | ±10MPa | 金属构件、焊接件宏观应力检测 | 需局部破坏(孔径≈1-3mm) | [2][3][6][7]^ |
?X射线衍射? | 通过晶格间距变化计算应力 | ±20MPa | 金属/陶瓷表面应力检测 | 仅测表层(深度<30μm) | [3][6][7]^ |
?超声波法? | 利用声弹性效应,测量超声波传播速度与应力关系 | ±15MPa | 非金属复合材料内部应力检测 | 需校准材料声弹性常数 | [3][6][7]^ |
?磁测法? | 检测铁磁材料磁导率变化反映应力 | ±25MPa | 钢铁制品在线监测 | 仅适用于铁磁性材料 | [6]^ |
?预处理?
清洗待测表面,使用砂纸打磨至Ra≤0.8μm,确保应变片粘接效果。
?应变片安装?
按环形应变花(0°-45°-90°)布局粘贴,使用快干胶固定并静置固化30分钟。
?钻孔与数据采集?
采用Φ1.5mm硬质合金钻头,钻深1.2mm,通过应变仪记录释放应变值(如ε?=120με,ε?=85με)。
?应力计算?
代入公式:
matlabCopy Code
σ_max = (E/(2(1+ν))) * (ε? + ε?) / (1 - cosθ) // θ为钻孔角度
其中钢材取E=210GPa,ν=0.3,计算得到最大主应力值。
?表面残余应力?
低碳钢零件:允许值≤200MPa(压缩应力)或≤100MPa(拉应力)
铝合金航空件:拉应力需≤50MPa,压缩应力≤150MPa
?应力分布均匀性?
同一工件相邻测点应力差应小于30%,否则需进行振动时效处理或热时效处理1
?破坏性检测?:优先盲孔法(成本低、精度高)
?非破坏检测?:航空航天部件选X射线衍射,复杂结构选超声波法
?现场快速检测?:钢结构采用磁测法,搭配便携式应力检测仪
通过多方法组合检测(如盲孔法验证X射线数据),可提高残余应力评估的准确性
上一篇:G71外圆粗车循环
下一篇:数控车床端面内沟槽对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