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
18593135888
数控车床机械手的调校需严格遵循安全规程,重点包括原点校准、位置修正与运行验证。具体流程如下:
?断电复位?
首次安装或移位后,机械手通电前需手动复归至初始姿态,避免点位偏移。
开启电源后执行原点复位操作(如触发回零指令)。若原点丢失,需通过关节坐标系微调修正并重新设定原点。
?工具坐标系标定?
完成原点复位后,需对机械手工具端进行坐标系标定,确保抓取精度。
?手动微调(JOG/MPG模式)?
切换至点动(JOG)或手轮(MPG)模式,通过方向键或手脉逐级调整机械手位置,适用于细微定位。
调整时需结合单步进给量旋钮控制移动步距(如0.001~0.1mm)。
?编程修改位置变量?
?安川系统示例?:进入编程界面 → 选定程序文件 → 定位目标变量 → 双击编辑坐标值 → 保存并验证。
?FANUC系统?:可通过PMC轴或Loader轴功能编程调整桁架机械手轨迹。
?参数修正(紧急情况)?
若原点异常导致无法回零(如撞机后),需修改特定参数(如大宇系统的K12号参数)强制复位。
参数修改流程:进入参数界面(密码验证)→ 输入参数号定位 → 修正数值 → 保存重启。
?换刀点校验?
测试机械手换刀轨迹,确保主轴高度适中:过低易撞机,过高易卡刀。需结合G28Z0指令验证回零位置。
?增量负载测试?
先在示教模式下低速测试路径,逐步提速至10%再生模式运行,实时监控避撞。
抓取不同重量工件时,需动态调整夹持力度(重物增力,轻物减力)。
?多坐标系协同?
若与机床联动(如1+N模式),需通过I/O通讯同步信号,确保上下料时序精准。
?防护措施?:调试全程佩戴护具,急停按钮随时可用;移除无关工件防止干涉。
?防错机制?:每日开工前校验托盘与机械手位置,定期复查轴承间隙(径向≤0.01mm)。
?异常处理?:遇轴失控(如进给不停),立即检查编码器反馈信号是否丢失。
?操作口诀?:?断电复位→微调试跑→编程锁点→增量验证?。复杂系统(如FANUC双通道)建议参照厂商方案调试,精度要求高时需借助百分表辅助定位。